油品檢測和回收條件是確保油品質量合格、降低環境污染的關鍵環節,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內容:
油品檢測需依據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,針對不同油品類型(如車用燃油、動植物油脂、工業潤滑油)設定相應指標:
車用汽油/柴油檢測
辛烷值:GB/T 5487
硫含量:GB/T 11140 或 SH/T 0689
苯含量:GB/T 28768 或 SH/T 0713。
檢測項目:包括辛烷值(RON)、餾程、硫含量、銅片腐蝕、水溶性酸或堿、機械雜質及水分、苯含量、芳烴含量(車用乙醇汽油增加水分檢測)。
方法標準:
抽樣規范:按GB/T 4756方法從成品罐或加油槍抽取樣品,每批次不少于4L(檢驗與備樣各半),執行“四現場"原則(現場抽樣、簽字、封樣、留存備樣)。
油脂類產品(含藥用輔料)檢測
氧化穩定性測定(GB/T 21121-2024):通過加速氧化測試誘導期,評估油脂耐儲性。
脂肪酸組成分析:需用氣相色譜法(如SH-Wax色譜柱),分離36種脂肪酸甲酯并定量。
關鍵指標:酸值、碘值、過氧化值、皂化值、脂肪酸組成、氧化穩定性等。
新國標要求:
通用檢測技術與設備
紅外分光測油儀:用于環境油污分析,檢出限≤0.04mg/L,重復性偏差≤0.6%,支持全譜掃描(45秒/次)。
自動化儀器:如Rancimat油脂氧化穩定性測定儀,滿足高溫高壓加速氧化測試需求。
油氣回收主要針對儲油庫、加油站和油罐車的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治理,需滿足技術、安裝及監管要求:
技術標準與排放限值
液阻、氣液比、密閉性、泄漏濃度等,使用紅外或FID檢測儀現場抽測。
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需≤10g/m3,采用吸附法、冷凝法或膜分離技術。
在線監測設備需與環保部門聯網,實時傳輸數據。
三次回收系統:
關鍵指標檢測:
安裝與運維要求
全覆蓋安裝:2025年全國加油站需完成三次回收設施安裝,重點區域(如海南、北京)已先行試點。
定期維護:每年至少5次專業檢查,及時處理設備故障(如氣液比失衡、管線堵塞)。
監管與責任落實
抽檢行動:如銀川市對16家加油站開展“卸油-儲油-加油"全鏈條檢查,問題企業限期整改。
企業責任:建立油品購銷臺賬,確保來源可追溯;操作人員需培訓規范流程(如卸油接口密閉對接)。
不合格油品處置:抽檢不合格的加油站需限期整改,嚴重者停業處罰;劣質油品依法查封。
溯源管理:檢查進貨票據、供應商資質及質檢報告,杜絕摻雜使假。
跨部門協作:市場監管與環保部門聯合執法,增加抽檢頻次。
檢測核心:車用燃油側重環保與安全指標(硫、苯含量);油脂類關注氧化穩定性與成分分析。
回收重點:三次回收系統強制安裝+在線監測聯網,確保VOCs達標排放。
趨勢方向:新國標強化氧化穩定性檢測(GB/T 21121-2024),油氣回收監管向常態化、精細化發展。
建議企業定期自查檢測設備合規性(如色譜柱選型),并留存油品溯源憑證以備抽查;環保部門可參考“查、看、問、測"四步法提升監管效率。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線咨詢企業移動站點
微信客服